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部署要求,特别是2017年全省机构编制“1+8”政策体系构建形成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协同步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意志再部署、再落实“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推行工作,全域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用”人事制度改革,以改革促变革、以变革促创新,把创新“岗编适度分离”管理释放的正能量转化为助推德阳乡村率先振兴的强大动力。
一、创新背景
人才短板是乡村振兴战略一大掣肘因素。在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背景下,适时谋划“岗编适度分离”创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全市辖2个区、3个县级市、1个县、8个街道办事处、99个镇和20个乡。通过重点调研乡镇和街道,发现全市乡村现有人才中较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比重偏小,较低层次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比重偏大,丘陵地区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
(二)人才分布不均衡。全市区域发展不均衡,位于成都平原地区的县(市、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东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拥有的人才总量相对较少,层次相对较低。
(三)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配套公共服务不健全,导致人才留不住,东部丘陵地区的乡村表现得更为突出。以教育、卫生行业为例,虽然经过灾后重建,各县(市、区)乡村学校、卫生院、卫生站基础设施设备均较为完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乡村生源、病人来源逐渐萎缩,校舍、卫生院、卫生站闲置,乡镇卫教编制空编率大,人才队伍稳定性下降,六七十岁的村医生,五六十岁的乡村教师当骨干,年轻人不愿来,即便来了也想方设法调走,“青黄不接”现象较为突出。
二、基本情况
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大力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改革开路、教育垫底、综合发展、联合起飞”的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旌阳区出台《“区管校用”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调整首批119名“区管校用”直管教师,派往偏远乡镇学校“支教”。罗江区、中江县陆续出台教师考核奖励补助规定、生活补助标准、年度考核方案等配套政策。目前,德阳全市“岗编适度分离”管理模式已覆盖全市121个乡镇和1个国家级、2个省级产业园区,涉及教育、卫生、畜牧、农林、社保、城市管理等十余个领域,累计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向基层流动各类干部、人才共计8500余人次。全市六县(市、区)不断创新校长交流轮岗、综合行政执法、援藏援彝扶贫、后备干部培养等新机制融入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岗编适度分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真真切切让省委机构编制政策红利为德阳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澎湃动力。
三、主要做法
(一)抓关键环节,组织实施有力度
一是坚持好原则。坚持编制总量不突破、乡镇原有编制不减少且工作力量只增不减;坚持抓住、抓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部分基层行业的原则,成熟“一行”推行“一行”;坚持把握好“适度”原则,在岗编分离的数量和时间上做文章。二是纳入目标考核。新机制纳入对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和乡镇的绩效保证目标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三是注重宣传引导。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使命,畅通反馈渠道、听取意见和建议。四是注重调研。2018年,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指导县(市、区)贯彻落实省委编委《关于在部分行业实行岗位与编制适度分离管理的办法(试行)》,针对性解难释惑,探讨交流经验和做法。同时,多次走访调研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兄弟市(州)编办,总结先进经验,形成专题报告,为全域推进“岗编适度分离”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二)抓关注热点,提升执法效能有动作
在直接服务群众的公安、国土、畜牧、工商、司法等行业设立派出机构,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效能。
市城管执法支队向旌阳区的街道(乡镇)派出执法机构,三个直属大队和德阳经开区大队副大队长兼任相应辖区街道(乡镇)副职领导,分管城管执法工作;旌阳区大队根据工作需要派副大队长或执法中队长兼任辖区街道(乡镇)副职领导,具体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广汉市增设三个交警中队分别负责部分干道和镇村的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场镇、乡村交通管理整治力度。
(三)抓特殊领域,县管校(院)用有发展
市委编办会同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标准、规范实施。六个县(市、区)均设立教师交流中心或类似机构,调剂不高于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15%的专任教师编制用于“县管校用”。该部分教师编制按照高级、中级、初级岗位3.5:4.5:2的比例全部核定为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城区优秀教师在乡村学校服务期限不少于3年,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培养不超过3年。
县(市、区)积极探索医生“县管院用”和“院管村用”,打破医院界限,由卫计局根据各镇实际统筹调配医生,把城市医院的优秀医生派往乡镇卫生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让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到龙头医院顶岗锻炼,提升业务水平,实现职称晋升。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统筹管理使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绵竹市还探索实施学校、医院、卫生院组合设置教育、卫生服务联合体,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调配使用。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名医名师名校优质服务,并合理分流学生、患者,避免“上热下冷”。
四、主要成效
(一)极大提升了编制资源效益
一是“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把原来分散在部门(单位)的空编集中盘活,由县统筹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在编制和人员基本不调整的情况下,更多干部、人才通过“岗编适度分离”被派往一线直接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
(二)极大增强了群众幸福感
一是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优秀的教师、医生、农技、管理等人才下乡,避免了乡村群众的长途奔波。各县(市、区)在农业、文化、建设、规划、社保等领域积极探索编制在县级部门,人员由部门统一招聘、管理,派到乡镇使用的模式,便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二是有效提升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基层人少事多,下派的干部、人才不仅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还拓展了乡镇党委政府的统筹空间,让乡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三)极大丰富了人才管理内涵
一是服务基层有想头。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对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派往镇村工作的干部、人才给予金额不等的补助或专项考核奖励,旌阳区每学年专项考核奖励2000元。二是评先评优有盼头。积极组织开展“优秀交流教师”、“勤耕教师”、“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援藏援彝先进个人”等评比,在全社会形成重人才、讲奉献的良好氛围。三是干部成长有奔头。乡村虽然条件不如城市,但更容易干出成绩,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培养培训等方面还有政策倾斜,下沉到基层的人才提升空间更大。
编辑:刘松